教师资格考试,这样复习,最有效果!
- 时间:
- 2018-12-20 14:04:01
- 作者:
- 胡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
笔试复习主要有四个阶段:整理框架、做真题、加强主观题的复习、考前冲刺。
第一阶段
整理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大致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为了在考试中快速选择出知识点,不至于混淆,我把各科目都列了一个框架,整理了知识体系,这样就能够快速地锁定答题范围,提取相关知识点。
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是夯实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复习过程的核心。每天听讲解课,老师在课堂上会举很多例子,能帮助更形象地理解、掌握知识,除此之外,在课下根据老师讲的知识模块做真题,趁热打铁,如果遇到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再回放课程,在这个时期做真题除了可以明确重难点知识,还能知道哪些知识点考试频率比较高,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三阶段
加强主观题的复习,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明确主观题的出题点之后,应该加强背诵简答题。在此期间,也要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并且坚持每天能写出一篇作文,这样可以提高写作速度以及强化写作思路。
第四阶段
冲刺阶段,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做一套真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质量,以至于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考试时间,更重要的是明确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教师资格证统考考试笔试命题趋势
(一)试题综合性强,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实行全国统考以后,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内容不仅注重对考生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查,考点涉及面广,试题综合性越来越强。如写作题要求根据一些教学实例,结合教育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学科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既涉及学科专业知识,又涉及教育教学理论和实际应用,无疑提高了考试难度,需要考生注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这一科目答案灵活多变,这就要求考生要广泛涉猎,拥有丰富的知识。
(二)结合新课程改革,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考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人心,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也日益注重考查考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考生更加关注课程改革内容,学会运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关注最新的教育热点问题和教育改革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三)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改革以后,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题更加注重实际,与实际教学关系密切的考点常常出现在考题中,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有足够的理论素养,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对相关的教育理论一定要熟读,教育学、心理学中涉及教学实际的理论更要弄通弄透,学会举一反三,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结合教学实际和新课程改革进行思考,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直观性原则
概念: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理利用学生的多种管管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观点: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荀子:“不闻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
概念: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观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助产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3)巩固性原则
概念: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观点: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4)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观点:《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概念: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观点: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而如从事焉”
(8)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概念: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基本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